說到寶寶愛吃手指,相信是很多新手父母的困擾。寶寶吃手會不會將細菌吃到肚子裡,影響健康?一直吃手,牙齒發育肯定得出問題吧?這樣吃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?要不要干預…….
一、其實,家長不必過于擔心,首先要瞭解寶寶吃手指的原因是什麼?
1.生理反射
寶寶天生就具有「覓食反射」,如果將手撥弄寶寶的臉頰或嘴唇,寶寶會將頭轉向手的位置。這種反射有助于寶寶找到乳頭,是0~4個月寶寶正常的生理反射。
2.自我安慰
隨著寶寶的成長,覓食、吮吸、吃手等行為的反射性減弱,自我成分增加,寶寶開始用這些行為來安慰自己。
3.長牙期間
4個月左右寶寶開始長牙,可能導致寶寶過度流口水以及喜歡咀嚼硬的東西,這時寶寶可能會啃手指,摩擦牙床,來減輕牙癢和疼痛。
叨叨Tips:
通常情況,3~4個月的寶寶開始吮吸手指,7~8月齡達到高峰期,2歲後逐漸減退、消失。
當發現寶寶吃手時,首先要做的就是順其自然, 不要強行干預,給寶寶帶來心理負擔。其次, 要注意清潔寶寶的雙手,減少細菌的傳播。
如果寶寶是頑固性過度吮吸手指,或4歲以後還有吮吸手指的習慣,那家長則需要注意了。
二、有些孩子很大了還在吃手,或對正常生活造成影響該怎麼辦?
● 影響顏值
吃手太多,第一個危害的就是牙齒發育。長期吸吮手指,使得 牙合過大,牙齒前突,影響娃的顏值。
● 語言障礙
因為長期吃手,導致的覆咬合(就是齙牙),會對寶寶的語言發展產生影響。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,這些寶寶可能 發不出清晰的舌尖音,比如拼音「S」。
● 傷害手指
吃手停不下來,對手指也有傷害:手指皮膚過度乾裂,手上長繭, 指甲感染甚至萎縮。
三、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戒斷吃手指呢?
1. 正向鼓勵
製作一張進度表貼在牆上,記錄下每天戒斷吃手的表現,當孩子某天吃手時間縮短或者頻率降低時,及時貼紅花獎勵。
我們還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一周可以吃幾次,把承諾寫在表上,做到了就及時鼓勵,同時不妨設置一點小獎品。
2.手上功夫
不要直接將苦味液體直接塗在手上,但可以在指甲蓋裡抹一點兒。這種專門的產品在藥店就可以買到(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哦)。
另外,也可以跟孩子溝通一下,晚上試試穿戴連指手套、手套夾板或手指夾板。
3.求助醫生
如果牙齒已經出現了異常,要及時去看牙醫。
針對出現牙齒出現的覆咬合的情況,醫生可能會給孩子嘴巴裡放入一個防吃手的裝置,叫「齶杆」,他也能同時矯正牙齒。
在以上過程中,如果孩子十分抗拒、不配合、甚至發脾氣,必要時也是可以請心理醫生介入的。
改掉一個舊習慣,可能需要 六周甚至更久,在這過程中,做家長的一定要有耐心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