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過得真快,一轉眼孩子們的開學季來臨,送往入託的父母們心又糾結起來了,不送娃入園不行,孩子總是要走向自己的小社會的。可送娃入園,他們的哭聲仿佛現在就縈繞在他們的耳邊。
其實,家長們不必糾結,孩子們送進幼稚園是絕對沒有錯的,至于如何克服孩子的哭著入園才是我們應該操心和學習的內容。首先,我們應當瞭解孩子為啥入園會哭。
原因一:和媽媽的分離焦慮
孩子從在媽媽的肚子裡開始就依賴這個最愛自己的媽媽。可那麼一天,她才離開自己,這種對未知情況的恐懼,孩子怎麼可能會不哭呢。可如果寶媽能對自己的孩子加以解釋,讓孩子瞭解入園這種分離的概念是短暫和暫時的,相信孩子就不會這麼焦慮了。
原因二:對陌生環境的恐懼
一個從小就被媽媽帶到各種地方,就好像在自己家裡似的孩子,不會出現入園恐懼。因為她不懼怕新環境啊。
但如果我們的孩子沒有經歷過對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,那就需要家長提前帶娃去相中的幼稚園裡多駐留,多去玩。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害怕陌生環境的幼稚園而哭鬧不止了。
原因三:不太適應新環境
在家裡,一個小孩只需要面對媽媽爸爸,爺爺奶奶等人,可幼稚園是一個小社會,那麼多不同性格的孩子,不同品行的老師,讓一些不太能適應環境的孩子無所適從。
應對這類孩子,家長能做的就是提早培養孩子的獨立性,更早的時候多帶孩子到人群裡去見識見識。讓他媽學著看臉色,會說話,會照顧他人。
這樣孩子就很容易融入幼稚園了。那麼,有些家長想知道了,孩子的入園分離除了哭,還有其他的生命表現呢?這個問題問得特別好。寶寶入園的分離焦慮大約體現在3個方面:
第1個方面是生理上的變化:孩子晚上睡時可能會沒有人陪就不睡覺。也可能會出現反復的夢魘。甚至有些孩子不哭不鬧,卻頻繁地出現頭痛、胃痛等表現。這都是生理上的應激反應,並不是實症。
第2個方面表現在情緒上:哭鬧不止也在其列。當然,還有的孩子會單獨活動,遠離其他小朋友。也有的孩子會拒絕吃飯、睡覺,甚至隨地大小便引起他人反感,以達到自己不離開媽媽的目的。
第3個方面體現在具體的言行上:比如大聲地說話,不正常地依戀在老師懷裡,甚至重複一句話等等。
總之,當家長發現孩子的異常表現後,不是焦慮,而是應該針對孩子的情況,對症下藥,不能著急,如果孩子有意回避與你談起學校裡的情況,或者孩子在入園後情緒出現了明顯的反常和抗拒,那很可能是老師出現了問題,讓孩子產生了抵觸的情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