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splay大眾都很清楚是什麼,如果要給cosplay下一個定義,那麼就是「利用服裝、飾品、道具以及化妝來扮演動漫作品、遊戲中以及古代人物的角色。」簡而言之,就是角色扮演,日本的cosplay起源得比較早,而內地的興起則是到了1998年才有一些零星自發個人cosplay表演,一般而言,cosplay難度不會很高,不過cosplay存在著一個分支,就是kigurumi,這種表演難度就比原來的cosplay高很多了,表演者戴樹脂頭殼,如同仿生機器人,而且如果是定制頭殼,價格接近萬元。
桔梗cosplay
一般的coser只需要將自己儘量的還原角色就可以了,以cos《犬夜叉》的桔梗姐姐為例,coser只要要講自己的髮型還原為桔梗得到髮型,然後穿上桔梗的巫女裝,最後再背負桔梗的弓箭就好了,一次cosplay就可以完成。不過這樣的cos不能做到百分百還原二次元中的角色,雖然說C圈是不噴顏的,不過從coser的形象氣質也要儘量接近被cos的人物,這樣才能更加完美。
要判斷coser所扮演的角色是誰,最主要是從coser的妝容、服裝和道具來分辨的,而kigurumi就不一樣了,只需要一眼就能夠分辨出還原的角色是誰。kigurumi號稱無限接近於二次元中的角色,因為我們所看到的Kiger(相當於coser),Kiger穿著一件從頭部包覆到腳趾的全包緊身衣,而且還戴著樹脂頭殼,所以我們是看不到表演者原本的皮膚和樣貌的。
Kiger穿著肉色緊身衣,可以讓他們擁有更接近於動漫角色的光滑皮膚,這樣一來就可無限接近動漫中的角色了,不過kigurumi在國內一直都火不起來,這是為什麼呢?其實這和kigurumi的表演成本是有關係的。kigurumi最重要的道具就是頭殼,而這些頭殼一般都需要從日本購買,而且日本的廠商還不支援跨國定制,需要表演者前往日本購買,或者是委屈別人幫他們購買。
另外kigurumi普通的量產頭殼都需要四千到八千之間,而更好的定制頭殼甚至需要接近上萬元,這就讓很多個人表演者望而卻步了,因為和cospaly比起來,這樣的表演成本太過昂貴。而且kigurumi的表演難度會比cosplay要高很多,Kiger在表演的時候如同仿生機器人,因為他們是沒有自己的表情的。
coser可以通過語言、表情等來儘量還原動漫中的角色,可是Kiger只能依靠肢體語言,而且因為頭殼的關係,如果一旦說話就會有些出戲。基於這些原因,在大陸就很少能夠看到真正的kigurumi了。